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的前身是广东有色地质研究所。自1956年6月组建以来,历经多次改组、更名,1996年8月在与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处合并后组建广东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2006年4月属地化管理后更名为“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2012年4月,根据《印发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粤机编办[2012]60号)文件精神,我院更为现名“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隶属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二类正处级国有事业单位,按照省编委的要求,我院主要承担:广东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勘查,开发工作;组织实施广东省有色金属大中型危机矿山资源勘查及评价;开展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国际交流合作;开展广东省内重点成矿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战略勘查开发工作;开展广东省有色金属重点矿种成矿理论及勘查技术前沿性,基础性的科学研究,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应用,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参与广东省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工作。全院内设6个管理科室,11个分院(中心、部)科研机构。
我院现持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六甲(区域地质勘查;固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地质钻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协会颁发的三乙(液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质实验测试岩矿鉴定)、一丙(地质坑探)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拥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乙级资质证书;取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承包工程资格证书,经营范围为世界各地;具有编写小型矿山企业开发利用方案资格;具有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地质勘探作业安全评价机构乙级资质证书;具有测绘资质丙级证书。
全院现装备有GXY-2钻探系统、大型千米钻探系统(XY-4)、地质雷达(SIR3000)、地震仪(48道)、便携式能量色散分析仪(EDX-P730S)、大功率激电仪(5kW)、大功率电法工作站(GDP32Ⅱ中型&大型发射系统)、高精磁力仪(PMG-1/PMG-2)、智能工程综合测井系统(JGS-1B)、凿岩台车、双频动态测量系统(HD6000)、双频移动接收台RTK(V8、V9、V30)、万能试验机(WE-100B)、全站仪(GPT3002LM)等先进的办公、物探、钻探、基础工程施工设备及测量设备,完善的化学分析、测试及岩土、物理、化学实验测试设备;拥有全省卫星图片资料,全省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其它地质技术成果。
多年来,我院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院职工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2007年和2012年我院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3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联合授予“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9年9月我院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10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土资源系统西南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6月***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委员会授予“先进党组织”称号。2011年12月,我院凡口、瑶岭两个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荣获国土资源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先进集体”称号;2012年2月,我院的“连南县磨刀坑铜银多金属矿普查”和“广东省金属非金属尾矿库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获广东省地质局科技成果二等奖;2012年9月,我院的“连平县大顶铁矿矿区矿山头区段8线以东铁矿补充勘探”项目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奖”荣誉称号;2012年10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先进集体”;2012年11月,我院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称号;2013年2月,我院承担的“凡口铅锌矿近围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预测综合研究”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目前,我院己发展成为地质多学科结构,专业技术力量雄厚,承揽范围齐全,集科研、开发、生产、施工及项目可行性评估为一体的生产科研单位。接下来,我院还将继续秉承“地质勘查立院、矿业开发兴院、技术服务强院”的方针,力争打造成一支规模适度,人员结构合理,资质建设健全,设备实力、固定资产和经济总量上规模,以有色金属地质找矿为主,在公益性、基础性和商业性地质领域具备较强实力并适应改革需要的地勘队伍。